过去二十年来,城乡二元结构的逐步形成和大规模劳动力的流动,让家庭的拆分和青壮年外流成为了常态,也因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远离父母的陪伴,缺少良好的教育资源,被“安置”在偏远的地区,在逆境中生长,这个群体有一个共同的标签——“留守儿童”。
根据民政部统计,截止2018年8月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共有697万人,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隔代照料,其余的4%是由其他亲友照料的。
云南省腾冲市五合乡就是这样一个留守儿童聚集的典型村落。
那里坐落着一所比较简陋的小学,当地的大部分留守儿童就学于此,由于经济水平落后,学校地理位置偏远,财力紧张等问题,曾经的学校有一半的房屋属于D级危房,孩子们只能在有诸多安全隐患的教室里学习。
近年来,国家已陆续出台各种惠利政策,积极改善各地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状况,同时,社会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其中。比如在腾冲五合乡,自2016年起,学校的环境开始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年,网易携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资50万元,援建全新的综合教学楼,“腾冲市五合乡网易希望小学”正式成立。
作为网易长期援助的公益项目,在过去几年中,网易还为学校援建了篮球场,带领学生进行素质拓展,为贫困学生提供每年2000元的奖学金,此外,网易还会从公司内部组织一批志愿者,坚持每年2次前往进行实地支教。
吴昕就是网易内部曾去往腾冲参与支教的志愿者之一。今天,她和我们讲述了一些和留守儿童有关的故事。而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希望谈谈,关于留守儿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教育资源匮乏:心中有光,却无水土滋养
“当地师资比较匮乏,老师年龄偏大,大多没有科班系统的师范毕业。学校教授的课程跟县城比也有很大差距。”尽管随着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增加,这些孩子在生活学习中的硬件条件的确得以提高,但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依然存在。
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教育尤为重要,留守儿童往往生活在偏远地区,相对落后的教育资源成为束缚他们的枷锁,但除了物质层面的援助,精神层面细致入微的关怀可能是孩子们更需要的。
吴昕回忆了这样一个细节——在支教过程中,有志愿者老师发现在学校的课程表上没有开设英语课,但对于英语却有着诸多好奇。于是,他们随后便开设了英语课,还加设了一些丰富课余生活的趣味课程,包括美术手工课等。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对英语学习极为热忱,会主动咨询一些单词怎么写,而更令人深思的是,最常被咨询的词包括:中国,爱,父母,家人,老师。
尽管孩子们在生活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情感缺失,但从这些单词里透出的阳光和爱,让支教老师们感动不已。在每个孩子的眼中,世界是温暖的,他们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表达他们深藏在心中的爱意,然而就是这样简单的表达方式,对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都是种奢望。
必须承认,留守儿童教育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课题,这个课题往往可以细化成几个方面的具象表现:
(1)缺失的家庭教育
无论是城市儿童,还是农村留守儿童,他们都有旺盛的求知欲,相比城市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留守儿童在获取新知识的时候无法求教自己的父母,回到家中也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这对于求知欲强烈的留守儿童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无奈。
(2)教师综合水平不高
在五合乡网易希望小学中,我们了解到,全校共有180名左右的在校生,共有7、8名教师,但教师普遍年龄偏大,大多数都没有科班系统的师范毕业。这意味着,虽然这些老师身兼数职,除了陪伴以外,无法进行更加系统和专业的教育。并且,由于常年生活在偏远地区,老师们接受、学习外界知识的这个过程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往往还是遵循着传统的方式。
(3)配套硬件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