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精英的辅助守护互联网时代教育净土

更新时间:2024-06-29

  教育部于去年年底发布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大量涉嫌违规App被下架,但近期仍有个别App顶风作案。教育以育人之本,在互联网时代开发App辅助教育教学本为好事,但如果披着教育的外衣却行污染教育净土之举,实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应当清楚教育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开发教育周边,依法依规获得利益本无可非议,但部分开发商和运营商的素质修养有待提高,秉持健康生产经营心态。

  想要让产品拥有不俗的品质、吸引更多的用户,就需要开发运营者在素质修养的提升上多下功夫。一些在线学习App运营商发布了App进校服务的行业自律倡议,然而这个行为并没有阻止部分开发和运营商逾越道德底线、过度追求私欲的脚步。部分违规App转战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山寨”知名App获取流量关注,传播游戏和广告,某些教育类App甚至出现淫秽内容。这些行为严重违背了教育以育人为本的理念,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内容为王,用户至上。当前,必须倡导“内容为王”这一原则,只有狠抓内容,才能创造出有益于社会进步的产品。

  “内容为王”其本质是“哪种内容才是真正的重要”。那么,什么内容才是好内容,什么样的内容能为王?教育类App,顾名思义要以教育为开发初衷,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及综合素质为基本动力。优质的内容在提升用户体验度的同时,自然会增强流量、吸引关注。违规App自以为走了“捷径”,事实上走的却是不明智、短线营销的不归路。

  守护互联网时代教育净土,更需要相关部门更好的行使职能,完善准入机制、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加速教育类App优胜劣汰。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教育类App开发准入门槛较低,无需教育机构资质,公众号或小程序的开发者甚至可以是个人。在App准入阶段,相关部门需明确开发商资质、提高门槛、指引内容设计,并借助切实可行的信息技术手段实施甄别,依法审查监督;同时,应畅通举报渠道,调动多方面资源综合发力,一旦发现问题,严格执法。“大医治未病。”只有在源头上管制住,才能以刚性约束将“毒瘤”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互联网时代的教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沈文洁、段宗科)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