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国一些技术公司堂而皇之地将“脸部识别”与“情绪识别”引入课堂,用于师生教与学的监控,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没有技术伦理教育的干预与政府法律的保护,轻则严重挫伤师生的尊严,重则导致社会混乱。人脸识别只有在公安部门的监管下,才能进行;“情绪识别”只有在征得教师与学生同意,申博Sunbet官网,且只能在用于教师与学生自我改进的活动时,才是合理与合法的。所谓“合理”就是合乎科学研究伦理,所谓“合法”就是合乎国家法律。
然而,教育一旦被撬动,很可能就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信息化与智能化的结合,将不可避免地带来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与教师职能深刻的变革,并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的教育。
教学手段变革
在工业化时代,为了解放人的体力,物理无疑成了最有价值的学科;在对新材料的追求中,化学也凸显出了它的作用;在人类追求更健康生活的过程时,生命科学又成了人们研究的重点。
尽管在上世纪,利用教学机器来改善教学的努力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利用技术普及教学、提高学习效益、让学生学习更为自主的思想仍被后来者所追求,尤其是如程序教学所倡导的积极反应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时反馈原则、自定步调原则等,在今天依然是指导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理念。
教师职能变化
中国科技大学研发的人形机器人“佳佳”也将走进教室,成为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的一名助理教师或学生学习的私人助理。
在上世纪20年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普莱西(S.Pressey)就设计了几种自动测验学生智力和知识的机器,以便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并在学习后得到及时反馈。让普莱西失望的是,该机器虽然被发明出来了,但是他所期望的“教育产业革命”并没有出现。从教育技术发展史的角度观之,普莱西的重要贡献在于,和以往的利用电影放映机、电视装置、影片及磁带录音等视听教学辅助机器相比,他想出了一个让学生担任主要角色的机器。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其实,这一概念是可以分解的,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教育的根本。教育是学生智慧的提升与人格完善相统一的过程。在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时代,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机器完全可以胜任,教师则需要在育人上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简而言之,在智能化教育推行的过程中,学校可以把“教书”的职能交给机器,把“育人”的重任留给教师。教师无疑是受益者,当然,他们更应当是这场变革的推动者。
近百年来,现代科学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唯独对人自身的研究还处于启蒙和初始阶段,尤其是对人如何学习、大脑如何工作等脑科学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对学习规律的揭示更有待深入。人工智能技术旨在让机器模仿人的认知能力,让机器具备人的听说读写能力。对人自身学习特点的研究越是深入,对学习规律揭示得越多,对教育规律总结得越多,人工智能促进学生学习的可能性就越大。人工智能作为让机器模拟人类认知能力的技术,极大地依赖脑科学的发展,相信今后的脑科学不会在中小学课堂缺席。
此外,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教师培养与培训方式。比如,微格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培养师范生与初任教师的有用方式,然而,在实践中却未能真正得到推行。其原因就在于,它一直依靠录像回放与人工点评分析等技术,成本高昂。借助于人工智能对教学流程的自动分析、抓取、比较与匹配将有可能极大提高教师培养与培训的效率,受到教师的欢迎。
1958年,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教学机器”一文,他认为,要满足越来越多受教育者的需求,仅靠办更多的学校和训练更多的教师是不够的,需要发明一台机器来替代教师或教材的部分功能,以便让教师和学生进行更有成效的交往,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验结果,他发明了“能为自我教学创造最优条件”的机器,以便像“私人导师”一样支持学生循序渐进地、自主地学习。在随后的岁月中,努力设计更为精密的教学机器辅助学生更有效学习的尝试并没有停止。
当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当技术企图控制人类生活的时候,就需要技术伦理教育的干预与政府法律的保护。自2018年3月中旬英国政治咨询公司“剑桥分析”被曝以不当手段获取8700万名“脸书”用户数据,直接导致了欧盟在2018年5月25日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这个号称史上最严的数据保护法案,将使得过去人们习以为常的隐私侵权做法不再合法。
学习方式变革
第二定律:在不违反第零定律和第一定律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绝对服从人类给予的任何命令。